2005年3月29日星期二

beast



小时候,家里养貂,父亲每天到河套里打鱼,用鱼喂貂。
一日,我到瓮中摆弄鱼玩,不想瓮中有一只螃蟹,狠狠得夹了我一下。
从此,我发誓吃尽世上所有的螃蟹,每次吃火锅,都要点活螃蟹。




小时候,家中有院,为了看家护院,家中养了一条大黄狗。
一日,我在院中戏弄狗玩,骑在狗背上,不想被狗狠狠咬了我一口。
从此,我发誓吃尽世上所有的黄狗,每次吃烧烤,都要点拌狗肉。



没了。

2005年3月15日星期二

球盲眼中的欧洲杯

2004年欧洲杯期间,网上有一个关于欧洲杯的有奖征文比赛。我也参加了,写了这篇文章,还获了奖。可惜奖品最终也没有收到,今天翻出了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现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球盲,不看球也不踢球。
欧洲杯之前,整整2年没有看过一场完整的足球比赛,根本不认识几个球场上
的球员,更不用说是看台上火辣辣的足球宝贝了。
我,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准球迷,爱看球虽然不踢球。
小学时候,跟着爸爸去人民体育场看免费的练习赛。
初中时候,戴着耳机听广播,居然不耽误上晚课,甚至和小学同窗、中学好友狂侃世界杯。
高中时候,和爷爷一起看欧洲杯,之后凭借爷爷的讲解到学校和大家一起胡侃,嗯,现在还对当年比埃尔霍夫的金球和小黄的激动记忆犹新。第二天问我德国队扭转乾坤的球员叫什么名字的那个老兄现在居然做了一家足球媒体的记者,人生也够奇妙的。真的,就这么奇妙,就像我现在居然成了球盲一样,莫名其妙。也许那时候的我,才算得上真正是个球迷?嗯,至今仍旧记得爷爷的教导,那就是看荷兰踢球,看德国赢球。虽然今年德国那么不争气。
古代的我,就是这么一个爱看球,爱侃球的准球迷或者伪球迷,到了现在,盲了。无情的时间啊,真的那么狠毒,那么残忍,磨灭了年轻人的热情,磨灭了年轻人的希望吗?
曾几何时,即便面临高考,都要看两眼瑞奇马丁的主题歌,再睡觉,再看书,考试之后还在狂懊悔为啥没看小组赛,这样一个选手居然面对今年的欧洲杯,不为所动——球盲了!
不过,球盲还是动了,还是忍不住压抑2年半的冲动——因为周末的夜晚有德国的比赛,但是,不争气的德国却不能让我重温1996的激动,只能靠着赛前欣赏的《杀死比尔》带来的恐怖快感,支撑自己不要睡去。
德国和拉脱维亚无聊的比赛结束了,看着这帮提不起的阿斗,昏昏欲睡的我,只好奋战于一塌糊涂灌水,期待着爷爷极力推介的荷兰对捷克的比赛。央视的屏幕打出了字幕:"夜已深了......"天呐,难道夜晚对球盲来说就这么让人压抑,这么让人感到无聊吗?终于努力忘却了央视的催眠广告,盼到了精彩的对攻,疯狂的进球大战,和"韩红组合"、"韩尼"老师的精彩评述(好像就是一塌糊涂的朋友给取的名字)。半场结束,天已经蒙蒙亮了。望着窗外深蓝色的天空,望着电视屏幕上再次出现的催眠广告,望着一塌糊涂各个版面的朋友们滔天的洪水,球盲终于不能再看下去了,虽然心中清清楚楚的了解,下半场一定更精彩,虽然心中仍旧还有古时候留下的概念——精彩的小组赛最好看。但是球盲就球盲,球盲真的倦了,累了,心碎了。
我,只是个球盲,作为一个球盲,也许我已经再不配去看欧洲杯,不配再来灌水。
我,只是个球盲,作为一个球盲,也许我已经再不配拥有热情,不配体验激动的快感。
我,只是个球盲,作为一个球盲,也许我......我只能写下这个《球盲眼中的欧洲杯》......

2005年3月13日星期日

网络专访:一塌糊涂SARS版主反谣言盟主三角地小版: parabola

发信人: ET (E.T.~一切随心……), 信区: YTHT
标 题: [专访]SARS版主反谣言盟主三角地小蜜arabola
发信站: 派派 BBS (Sun Mar 13 14:24:24 2005), 转信(sopai.net)
==============人物简介==============
parabola最早在糊涂做版主的时候,还是gulf成立之初当时和Express同学一起管理海湾版,战争结束后他便离弃Gulf转投SARS虽然SARS也结束了,但是他依然对SARS恋恋不舍在哪里做版主直至糊涂关站。在做SARS版的同时,parabola mm也瞅瞅三角地,最终也成了三角地众多小蜜中的一员。SARS版主似乎让parabola mm有机会进入到糊涂较高的管理阶层,她在糊涂另一个重大贡献便是将反谣言中心建设成了一个糊涂品牌版面,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据Express讲,parabola mm有一极强的本领,就是在浩如烟海的垃圾文档里找到别人找不到的东西,这也难怪她在反谣言的工作岗位上干得这么出色。
==============专访内容==============
时间: Sat Mar 12 20:05:50 2005-Sun Mar 13 00:09:28 2005
ET:先让抛物线出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在么
parabola:大家晚上好!好久不做版主了,还经常有人惦记我,真感动。
ET:先不要忙着感动了糊涂关了后你都在哪里出没?
parabola:不怎么出没了啊基本上被打回老家去了。
ET:就是接触到糊涂前经常去玩的社区么?你最早接触糊涂是什么时候?
parabola:先说接触bbs的历史吧。接触一塌之前,我经常去的当然是白山黑水了,不过白山和一塌都不是我很早就上过的bbs我最初接触bbs,是1998年深秋或者初冬的时候,北国开心天地,
parabola:大家晚上好!好久不做版主了,还经常有人惦记我,真感动。
ET:先不要忙着感动了糊涂关了后你都在哪里出没?
parabola:不怎么出没了啊基本上被打回老家去了。
ET:就是接触到糊涂前经常去玩的社区么?你最早接触糊涂是什么时候?
parabola:先说接触bbs的历史吧。接触一塌之前,我经常去的当然是白山黑水了,不过白山和一塌都不是我很早就上过的bbs我最初接触bbs,是1998年深秋或者初冬的时候,北国开心天地,可惜那个站点黄了。
最早上一塌糊涂,是在我四处穿梭的年月。那时候,几乎所有当时存在的站点,我都申请了这个账号。不过那时候不常上一塌。一度一塌糊涂还给我发来了生命值过低的提示信件。不过不太记得起是什么时候收到这封信了。好像在2002年初收到的?后来这个账号就饿死了。不过2002年4月29日,我又重新注册了这个账号,并且没再饿死过。大家满意了吧?
ET:对你的回答我很满意 hoho是目前专访对象中最满意的一个。那么上了糊涂,特别是做了版主之后,你的网络生活有了什么变化?
parabola:开始上一塌,对我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变。直到2003年的春天,一切都变了。变得很彻底。以至于从那时起,我几乎只上一塌糊涂一个论坛了。
ET:是什么一个事情让你有了这样的一个变化?做了某个版的版主?
parabola:2003年初不是打仗了吗。实话实说,打仗之前,我只是在一塌糊涂看帖子玩,很少写的。打仗了就发现那里特别热闹,于是就申请版主,临时版主,不想批准得特别顺利,随后Express也当上了。以前在白山,北国都作过版主,但是一塌糊涂的系统和老火鸟不一样,等我习惯了新的系统,习惯了每天删除数千帖子,我就离不开一塌了。
ET:对 海湾战争让你和Express走到了一起那时候海湾版是一个什么情况? 这个版给糊涂带来了什么影响?记得很多bbs在美伊战争期间开设了同类型的版面,但是都没有糊涂的Gulf火爆你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可以简单谈谈么
parabola:谁和Express走到一起了!晕。说得好像恋人似的。他又不是mm。海湾版确实和别的很不一样,帖子比水木清华的有深度,消息也快。最初的时候,还有网络报道了我们海湾版网友的帖子。这篇报道我现在还留着:发信人: parabola (抛物线), 信区: Gulf标 题: [新浪]关于我们版面的报道!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Fri Mar 21 22:14:20 2003), 本站(ytht.net)今天,在北大和清华校园网的论坛内,流传着一篇北大学子撰写的《关于伊拉克问题的声明--我们的声音》,文中写到,"我们认为,和平还是战争,这是关系到 世界所有人的问题。""战争并不一定带来安全,武力并不一定赢得尊重!""我们反对美英对伊动武"。文中立场坚定,强烈要求和平。  据悉,战争爆发后,北大清华校园网BBS上都专门开通了一个供学生自由讨论的伊拉克战争专区。首都其他高校,如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都举办了类似的讨论活动。(完)
我是在2003年3月25日申请版主的。早晨9点钟申请,上午10点钟就任命了。当时觉得一塌糊涂效率很高。
ET:那时候糊涂处在爆发初期,效率很高。做Gulf版主,你每天的工作有哪些?版面在线人数1K以上,这么多网友在里面发言,有没观察出中国网民特别是在校学生有什么特征?
parabola:实话实说,我不记得海湾版有1000人以上在线的时候,不过后来非典版确实有。
当时在海湾版,我很反战,不过版主又不能表现出来,我觉得当版主和当报纸编辑一样,应该遵守新闻客观的原则,不能表现的偏颇。但是最开始的时候,把握得却不太好。也许有人还记得所谓"吉祥物"事件。有两位网友,我就别说是谁了,当时比较挺战,我直接参与了吉祥物的评比,现在想想,当时很不冷静。
实话实说,当时的反战情绪很高,直到现在我也不喜欢打仗。当时版面上反战情绪很高,不过也有挺战的声音。
记得当时版主开过几次投票,看大家对战争的看法,3月23日的投票中,74%认为战争消极,18%认为积极。3月26日的投票中,83%反对战争,13%支持。4月14日,最后的投票,69%一直坚持反战,2%从支持战争转而反对战争,18%始终支持战争,1%原本反战转而支持,5%中立,2%不表达。我想这些投票应该能看出来以大学生为主的网友对战争的态度。
ET:当时和你同时做Gulf版主的Express,还有什么印象吗?经历Gulf,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parabola:当然有印象了。Express mm吗,据说是个色狼,特别喜欢收集美女照片。后来战争结束了,版面人气下降了,不过大家仍旧还爱着海湾版,经营着海湾版。海湾版的精华区虽然我收集的文章比较多,不过Express也没少忙活,整理版面更是两个人,不对,三个人,还有小版主"空心"mm的功劳。说到收获吗,两个其它的版主对我有一些影响。空心让我见识了一塌版主封人的狠。Express让我看到了骗mm照片的难。
ET:呵呵天天上bbs时间耗在版面上,对你现实生活产生过影响么?比如说,陪mm时间减少而导致感情破裂?
parabola:没有没有!大肆上bbs的时候,我已经单身了。
ET:现在找到mm了吗?如果没有我想是bbs耽误了你的人生大事,有没有考虑过找一个"志同道合"--都喜欢玩bbs--的mm?
parabola:想要想要!!当然想要喜欢玩bbs的mm了。
ET:那我在这里祝你心想事成吧!在Gulf奋战到巴格达沦陷,然后出现了SARS想让中国沦陷,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抛物线身影出现,--我是指在YTHTbbs上关注Gulf是因为你讨厌战争,到SARS的初衷是什么呢?
parabola:怎么说呢?关注gulf也不止是我讨厌战争,而是我喜欢看新闻,加之当时没有mm,又特别不想再找,心里空虚,或者是说受过伤害,想疗伤吧。我本来就爱看新闻,喜欢刨根问底,所以当时就申请gulf版主了。后来gulf过去了,sars成了热点,自然我就转移阵地了。到sars的初衷和gulf有一点一样,那就是喜欢看新闻,喜欢整理精华区。不一样的一点就是,gulf的新闻比较好找,sars的新闻初期很难找,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上,通过合法的途径,在公开的网站中找到各种非典的消息,是一件很刺激,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把大家灌得如同太平洋一样的版面清理干净,整理出一个大家能用得上的精华区,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给生活在生死边缘,生活在封闭的校园中的朋友们一个可以自由发言的地方,记得4月20日之前,在水母如果发了一点点和疫情公告不同的,或者境外媒体的疫情报告,就会被封,但是一塌不是这样,虽然也会删除一些,但是决不会因此被封嘴14天。
ET:你关注重大时事,不愿意被蒙蔽。是受到的教育影响了你,还是你的性格使然?SARS爆发前后,很多事情你都了解,你是如何看待政府对疫情180度的转变?
parabola:教育使然,性格使然。同龄人中,我是比较保守的,说来不怕大家笑话,我没啥特别的业余爱好,除了灌水,上网我一般都是看新闻的。非典的转变是很正常的事情。无论是谁,都必然要转变。顺便给大家透露个秘密,当时国内的疫情是逢五逢十的日期公布,但是我国每天都向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世卫每天都更新疫情的,虽然也是因故没有统计全的疫情,但是聊胜于无,不是吗?后来,我国卫生部也每天公布各省具体到地市州的疫情,其实好多消息都是公开的,只是大家不了解公开的途径罢了。
ET:前面你提到别的站点的同类版面对网友公布疫情打压比较厉害。糊涂作为最早开始SARS专版的bbs,你觉得容易吗?开设这个版面对糊涂有什么意义?
parabola:实话实说,这个版面的开设,非常不容易。对于积聚一塌的人气,这个版面就太有意义了。最初,gulf版有200人的时候,我就很吃惊了,后来人数翻了2、3番。在后来sars的人气超过了三角地,当时和zoe交流的时候,我都感觉非常吃惊。
版面的困难在于多个方面了,初期的时候,消息来源匮乏,并且限制非常多。我转载新闻,从来都在那些可以自由访问的网站转载,但是当时我转了不少亚洲新闻网(新加坡)的新闻,但是都被站长咔嚓了。站长说,只许转载国内媒体的疫情,要正面报道,"境外"媒体,只许有选择地使用早报和凤凰的消息。
实话实说,当时很分特,现在也耿耿于怀。可惜现在的情况还不如当时了。毕竟亚洲新闻网当时可以随便上,现在上不去了。
不过当时,大家都很努力。后来的每日疫情公告,电视台下午4点公布,但是一塌有在卫生部实习的朋友,每天都提前透露疫情,世卫组织除周日之外,每天都有英文疫情公告,稍晚会由中文版。但是中文版比较晚,我本人和一些网友也很有热情,在中文版出来之前,就把公告中涉及我国的部分翻译过来,给大家看。其实我们的外语水平也有限,专业知识更是匮乏,但是那时候,我们都很有热情。
还有一点要说的,最重要的,就是好多学医的朋友,为版面增加了许多权威性。真的感谢大家。如果谁有精华区的话,建议大家回顾回顾。
最后提一个人了。刚才有人问我,义弟问的,我认识的第一个一塌mm是谁,那个人就是非典版的女版主xiaoywz(小药丸子),一个学医的mm
ET:这样看来,当时的SARS版是与站务共同管理,出现什么问题都是直接和站长交流了。
当时具体负责SARS版的站务是哪个?
还有,做SARS版主,和其他一般的版面版主会有很大不同吧?当时你可以看到什么隐藏版面?给了看隐身/隐身权限了吧 呵呵
parabola:其实,当时我没法和站务交流,我也不知道哪个站长在管理。应该是有所谓"幕后黑手"吧。因为貌似其他的那一大堆非典版小版主好多人都有些不肯跟我说的话,明显除了我和药丸子,别人知道的要多一些。
当时版面太大了,虽然版主都有10个左右了,但是还是忙不过来而要隐身和反隐身临时权限,是因为不隐身,实在没法应付网友们的消息轰炸了。当时不能发离线消息,所以隐身能减轻一些版主负担。但是版主都隐身了,相互又没法通气了,于是站长们特事特办,给了权限。那时候一塌的站务效率还是很高的。
当时非典版没有什么内部的版面,斑竹之前都是靠发信息交流的。不过有一个非典公告版,专门转贴非典的权威新闻,大家貌似没太注意。那个版面只有站务版主等人有写权限,普通网友是只读的。
ET:那时候糊涂系统还不是很完善。慢慢加了好多功能,特别是离线消息很赞。
是不是当时你只关注少量的几个版?你在糊涂的经历,我觉得有很多值得自豪的事情,比如经历了SARS版的风风雨雨
现在来个小结? 总结一下经历SARS的收获?与一般的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parabola:当时,我关注的版面极其少,根本不知道什么反谣言啊,八卦啊之类的。只是关注三角地,在那里找新闻看。其实在当gulf版主之前,我在一塌糊涂都不发啥帖子,不看什么东西。非典的时候,几乎只是关注自己的自留地:海湾和非典。非典的收获太大了,首先是熟悉了一塌的系统,比如文摘只能摘999篇。再就是我敢说自己是一塌糊涂非典版主中了解非典疫情最清楚的,另外,整理精华区的能力,也是在gulf和非典的时候形成的。在网络中找需要的信息,也是那段时间学会的。这对后来做反谣版主意义很大。
非典的时候,我居住的城市到最后也没有确诊病例,仅仅疑似了几个,但是沈阳同样经历了发现疑似病例时候的抢购风——我亲历了超市中抢豆油的场景。之后也经历了商业的大萧条——同样的大超市,3天前后的人流完全是天量和地量。沈阳人同样经历了恐慌——有人见到北京来的包裹都怕得要给非典办打电话咨询。口罩一样是脱销。当时的一位非典版主的昵称,我至今记忆犹新:透过口罩呼吸春天。
那个春天,那个五一节,本来我都已经联系好了导游,但是疫情的爆发,让我们失去了春天的长假。
要说收获中与其他人不一样的,那应该是让我在一塌糊涂多了好多朋友吧。那段时间的版主工作,让其他的非典版主对我从不了解,变成了解,又让我们变成了好朋友。
另外的收获,就是让我了解了更多获得信息的渠道。
ET:之后你又到了反谣言中心,这个版存在的价值很大,你是什么时候去的?我一直没有搞清楚。当时我也想到申请这个版的版主的,只是精力有限也就作罢了。在国内有其他论坛专门来做反谣言的工作么?
parabola:反谣言,是2003年6月的事情了。当时非典和伊战都结束了。好像我有点新闻记者的潜质,闲不住。其他的站点也有开设类似版面的:clair还在百合也开了反谣言,后来白山黑水也有了反谣言版。而台湾的东森新闻报有个版块叫"网路追追追",也是反谣言的性质。
不过那些经典谣言的一再出现,真的让人伤心,为什么这么多人没有探求真理的基本愿望,而是四处跟风呢?
ET:群找信息,甄别信息,对你来说是如鱼得水了。有时候,让大家知道真像,会给自身召来不必要得麻烦,反谣言版遇到过这样的麻烦么?有时候,大家知道了真相,但他们还是一如继往的传播假的信息,你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
parabola:其实找消息,甄别消息,真的很难有时候,即便是权威媒体也有出错的时候,人无完人吗。反谣言版也有过一个传言从属实变成谣言的时候信息是有更新的,信息也是有伪装的。至少现在我还没有火眼金睛。所以即便我们很努力,反谣言的精华区,只能说成"仅供参考"也许就是因为如此吧,有人彻底否认反谣版,认定这里是"谣言中心"有好多次,有人在三角抑或抗日等版面提到经典谣言,我回帖请他们看反谣言某个精华区。这之后被骂成汉奸的时候都有,说成谣言中心头子的时候也有。这样的麻烦多了去了。
不知道真相,而传播谣言,这算是轻信,或者受到蒙蔽,我能接受,谁都有这样的时候;造谣,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虽然被人所不齿,但是能达到他自身的目的,就算他人品不好吧,我也认了;最可气的,也是最让人无奈的就是日益增多的愤青和小将,根本不动脑子,不听解释,不去探求真相,只是一味传谣这样的人非但不少,反而越来越多。比如那个bbc报道东京骚乱,直到今天,我还看到有人在传。
以前,我一直不相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会很容易被人利用,但是现在看来,我错了。虽然学历不低,但是现在有好多人特别容易被鼓动起来。我很伤心,我也很无奈。
可以说,我做版主的几个版中,反谣言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我最伤心的。
ET:能理解你对反谣言的一些心情。我周围的人也有这样的,觉得是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可以举一个经典的谣言变成事实的案例,举一个大家都接受的事实又被确认为谣言的案例么
parabola:最经典的谣言变事实,就是非典系列了。那时候我还不是版主。
事实变谣言的,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就是《沈阳市原公安局长杨加林被双规》被双规是媒体报道的。但是后来杨警官出来打官司了,自己没被双规。
说点题外话,反谣言的版面和先前的海湾以及后来的三角地不同,这里不太欢迎针对事件的评论的,而是专注于事实的真相,感觉做反谣言更像做新闻,专注于事件本身,而不是事件中谁是谁非。报道和评论是分离的,在反谣就是报道,而非评论。
ET:如果将反谣言作为职业一定是一件非常刺激的事情前面都谈了一些你版主经历的一些版面,那些版面带给你很多快乐与忧伤在糊涂里面,还其他地方给你带来快乐的吗?
parabola:一塌的快乐多了。比如在八卦版骗取ppl美女的照片,那次好多人一起在努力要照片,结果要到了一张恐怖的女鬼照……把我吓了一跳,也把自己冻感冒了。
在一些俱乐部里面聊天灌水也很有意思。再就是笑话版的"无证据老",逗死了。
再就是收集整理照片了。不仅仅是mm,还有一些俱乐部成员的,所以ggmm照片收集了不少,可惜一塌没了,照片没留本地存档那么多俊男靓女照片就这样没了。
ET:那时候的八卦版面很热闹,但只是小群体的游戏。对我而言,糊涂带给网友最多快乐的时期是欧洲杯、奥运会、亚洲杯的时候。整个糊涂是快乐,祥和的。那时候的糊涂,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很多网友在那时候在考虑糊涂该走向何方当时的你,对糊涂的未来是什么一个设想?
parabola:奥运会和亚洲杯的时候,我也没放过啊。那就是大快乐了。亚洲杯小组赛最后的假球大战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我写了一篇假球带给人快乐。真真切切的体会了什么是快乐。但是足球带来的紧张远多于快乐。毕竟还有中日比赛时候的小骚乱啊。记得一塌糊涂还有人贴了日本电视台的视频。
说快乐,不说紧张。奥运会绝对是快乐。而且奥运板块的设置,已经把一塌糊涂搞得类似于商业网站了,并且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有独家的东西,有比新浪新华搜狐快的东西,我们给门户网站找错误。当然,我们这帮义工自己也没少犯错。但是那段紧张的时光,也是最快乐的时候。毕竟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可惜那也是一塌糊涂最后的美好时光了。
实话实说,那时候根本没考虑以后一塌会怎样,一塌发展得太快了,也太大了,谁都不知道下一步会如何发展。只能顺其自然。
ET:欧洲杯的时候还有奖竞猜,奖品是真品球衣,算是糊涂商业化的探索吧。我看到过你写的球评,蛮有意思的。祥和的表面却暗藏着灾难,你觉得糊涂该做出什么样的变化才能避免灾难的降临?
parabola:你不说我都忘记了,我还写过欧洲杯的评论,还得奖了呢,可惜没等到领奖,就没有一塌糊涂了。
我的那篇评论《球盲眼中的世界杯》现在自己居然没有备份了。不能不说是遗憾,如果谁有,方便发给我的信箱吗?谢谢。估计现在可能早就有人把作者的名字一删随手贴哪个论坛,哪个blog上,当成自己的东西了。无所谓的。反正都是让大家高兴的东西。呵呵。
一塌的危机来得其实不算突然,但是到了那个程度,也许无论怎么变化,都难逃厄运吧。毕竟我们的命运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句老话说得好,人算不如天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顺便补充一下,当时好多人,做了好多转型的努力,但是看来没有成功。白白浪费了好多人的好多脑细胞。心血白流的滋味……肯定很难受。
ET:糊涂的灾难你觉得五区是最大的因素吗?你也是三角地的小版主,三角地后期的版规都是你来负责弄的吧你觉得三角地的管理上存在什么漏洞?
parabola:说真的,后来在三角地就是疲于奔命了。版规严格,严厉,甚至无情,但是依旧难敌滔天洪水,内涵的回文,没了及时独到的消息,淹没了,在三角版主的眼里,只剩下水和重复文章了。版规的制定我没太深参与。其实我的强项是整理文章,整理精华,但是在三角地,那么大的水缸,实在没精力。当时不是没人建议我深情转为大版主收拾精华,但是精力真的不够了。与其耗费精力在这个大垃圾桶里淘金,不如在反谣的小水塘里捞鱼。
三角地的问题,就像大企业病一样,摊子太大了。虽然三角地版分出了好多好多的专门版面,但是三角地还是太泛了,管理的漏洞,就是人力忙于清水了,而无法引导讨论。后来系统升级,技术维护发明了自动标记水文的功能,但是大家还是疲于奔命,可以说大家都耗在三角地上了。至于一塌的灾难,我觉得不仅仅是五区的问题。五区是大家公认的火山口,所以大家都很小心,但是往往祸起萧墙,不一定是哪个偏僻角落中的什么东西无疑被谁发现,就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实话实说,一塌是死了,但是到现在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抑或说不知道直接导致死亡的最后一枪是从哪里放出来的。
ET:最初知道糊涂被拔了网线,是通过什么途径?这件事情的发生你是如何看的?
parabola:最初了解拔网线,是通过网络联系得知的。毕竟大家都有qq啊。事情发生了之后,我的反应就是,从此不会再有一塌糊涂了。大家少了一个找乐的地方。
ET:少了YTHTBBS,你的网络生活是不是紊乱不堪?梦想过YTHT能再次出现吗?
parabola:网络生活还得继续啊。没了ytht,我也开始注意经营自己的blog了,并且吸取了一塌关闭的教训,同样内容的文章,同时发表在3、4个blog上,这样文章有了备份,也算多了个念性。bbs还是上的,只不过又转回那些小站了。当然,我梦想着一塌能重新回来。而且一塌也几度从死亡中挣扎着站了起来。但是后来又一次次地倒下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小时候读过一个科幻小说。两个地球人在外太空捕获了一个小星球。足球大小。回到飞船,放到显微镜下看居然星球上有迷你人类的生存,一样有相对小人的摩天大楼,农业工业。可惜捕获星球的时候,震动太大,文明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于是两个人觉得内疚,就把这颗星球放稳放好,回到了地球。路上,他们欣喜地发现,星球上的人已经开始重建家乡了,被毁的道路桥梁一段段重建,家园又回来了。终于到了地球,但是安检人员要进行杀菌消毒,迷你星球的文明没法承受高温高压消毒剂的侵袭,最终,刚刚恢复生气的文明就这样葬送在了无知的安检人员的手中。也许一塌糊涂的命运,就和那颗有着迷你文明的星球一样吧。虽然大家都尽了力,可是仍旧无力回天。
ET:
写的让人觉得好无奈,好在,糊涂这个平台,让我们结识到天南地北的朋友。虽然网站无法登陆,但是友谊会继续。在YTHTbbs结识朋友里面,有认识到冰雪聪明的mm么,给大家介绍几个?在YTHTbbs里面,有哪些id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让你钦佩的网友吗?
parabola:认识的mm太多了,最早认识的非典女版主小药丸子,女站长but,Etmm, purpleo……太多了,不胜枚举。要说比较钦佩的网友,mm都不算了。我比较钦佩的是zoe,实在太能干了,而且很仗义。在我没有马甲,并且认定他是mm的时候,他就能把马甲给我用。印象深刻的网友,除了mm们,两个义弟--小王子和狗狗,海湾、三角、非典、反谣的版主板斧,还有那么多一同灌水玩的兄弟姐妹。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我居然在一塌认识了好多和我在一所学校的朋友,如果没有这个平台,我们肯定不会成为朋友的。
ET:呵呵 认识这么多mm,赶紧自己找个mm吧。
时间过得好快,现在已经是Sun Mar 13 2005了。parabola今晚很配合这次活动,让我很感动,非常感谢参与这个活动。对这样的活动你是如何的看法?同时简单总结一下今晚的活动?最后,感谢版面网友的关注!
parabola:这样的活动,也是个交流心得的机会啊。要是没有你的提问,也没法顺利地说出这么多心里话不是。也该结束了。这几天看了央视体育频道的特别节目《人间体育》,轻喜剧的故事,却配了一首旋律忧伤的主题歌,沙宝亮的《青春日记》。就让我们用这首歌的歌词结束今晚的活动吧。祝大家晚安,祝大家天天快乐,别忘了,我们曾经拥有过一个共同的心灵家园,一塌糊涂。也许一塌只是我们青春日记中的一页一行也许那时的我们年少轻狂。失去了它,我莫名惆怅,因为那里,是我们曾经初次动情的地方……

《青春日记》谭克媛词 侯钧曲 沙宝亮演唱
我在青春的日记里流浪
迷惘的脚步一行一行
走过欢喜走过忧伤
走过那些莫名的惆怅
还有那初次动情的地方
当年龄在记忆里成长
我的目光我的歌唱
每一天都在这里珍藏
我对你谈起的那些梦想
还有我的年少轻狂
青春的日记应该充满阳光
照亮了每一页年轻的时光
积蓄温暖
积蓄力量
因为我和我的梦正奔跑在路上
来不及叹息
来不及思量
来不及回头望
因为青春正长
--           ┎┐♂╄━
 ╭*.─╮ ╭─*.╮∞∝ ┃┃┓┢┓
 │ ┤ ╰╮╭╯ ┃┙┫┣┫ ╭╮╮
 │ ┤ ││ 一切 │ ┃┣┫ ╲╱
 ╰──╯· ╰╯ · │ ┹┶┿─━━━━━━┄┄
※ 来源:.派派 BBS sopai.net.[FROM: 221.232.95.72]

2005年3月7日星期一

暖冬?不是暖冬!

 喧嚣了一冬的暖冬之争终于结束了,中国气象局宣布了刚刚过去的冬天全国的气温状况——比上个冬天低了0.9度,全国气温接近常年——《今年“暖冬”不够暖》。全国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的省(市、区)有10个,偏低的省份达18个。

虽然直到2月中旬,关于冷暖的问题,还在不停的争吵,但是2月底,上海率先宣布《上海终结持续16年暖冬天气 频繁雨雪致气温偏低》,接着江西跟进宣布《暖冬之说打破 气象专家称"这个冬天很正常" 》, 江西省整个冬季气温偏低,与历史资料相比,全省偏低0.5℃到1.2℃左右。

到了三月,我们便发现宣布并非暖冬的省份越来越多。

二月北京天冷,“暖冬”被拉下马》。虽然北京还不到冷冬的标准,但是气温上窜下跳的北京平均气温比常年低了0.1度。不久前关于血库缺血的报道也说,“由于这个冬天异常寒冷,上街献血的人大幅减少。”

辽宁省更是宣布《辽宁今冬属“冷冬” 平均气温偏低0.7℃》。 据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介绍,从去年12月1日至今年2月25日,辽宁的平均气温为-8.3℃,比常年同期平均气温偏低了0.7℃,是自1987年暖冬以来的第三个“冷冬”。

华东诸省也不含糊,《频繁寒流终结华东“暖冬”》,上海、山东、江苏、福建都经历了酷寒的经历。山东省《连续18年的暖冬终结》, 气温常年值偏低0.4摄氏度。江苏宣布《我省频遭寒流侵袭 终结18年“暖冬”》。

不过让我们回头看看去年11月的报道,中国气象局是怎么说的?11月没有正式入冬的时候,中国气象局还算留有余地,人民日报的报道只不过是《厄尔尼诺现象卷土重来 今冬我国气温将继续偏高》,大多数媒体还是用了可能之类的词汇。

不可否认,2004年冬至之前,真的很暖和,12月中旬,就在寒潮袭来前3、4天的12月16日,新华社发稿《全国气温同比偏高2.61度 暖冬已成定局》,“ 预计今年冬季,除青藏高原东部、长江中游部分地区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大部地区的温度将偏高,其中华北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偏高1摄氏度以上”。这时候,“定局”一词铺天盖地。

不过随着冬至到新年的罕见酷寒席卷大半个中国,媒体和百姓有点受不住了……这还算什么暖冬?但是气象专家还有话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忙着对人民日报记者解释“暖冬概念”: 暖冬并不是说冬季没有强降温过程,暖冬里像去年12月下旬那样的寒冷天气照样要出现,有可能还不止一次,只是总体平均气温偏高,极冷天气持续时间偏短,强调“我国很有可能仍然遭遇暖冬”。

整个一月,天气没什么起色,到了二月,该暖和了吧?可是老天偏偏不给气象学家面子。春节仍旧是冷得要命。二月快结束了,上海已经冷得厉害,出现了罕见的积雪,但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研究员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昨天,这个冬天仍是“暖”的。(《暖冬为何低温频袭 暖冬?冷冬?下周将见分晓》)

新年前后,春节前后,暖冬的争论不绝于耳,到了尘埃落定的三月,终于有了系统批评气象台的文章,比如《厦门日报》的《从“莫斯科处罚错误天气预报”说起》,光明网杨学祥的评论《遭遇尴尬的“暖冬”预报》。

正如杨学祥先生在评论中所说,“ 如果仅仅是做出了暖冬的预测,这还不是最坏的事情。问题在于相关部门不顾实际的气候发展趋势,无视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厄尔尼诺事件频繁发生低温冷害的历史事实和预警,误导公众,致使低温冻害肆虐湖南湖北。 ”

既然是科学预测,出现偏差,不可怕,只要及时修正,还是可以的。外国专家也承认,想进行10天以上的天气预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便经历了冬至前后的酷寒,仍旧死抱暖冬的概念,不肯修正自己的错误,是不是就有点固执了?

而且,天气预报是收费的服务,影响着国计民生,既然没有能力预报准确,干嘛要象12月那样一口咬定《暖冬已成定局》?就不能像11月那样留有余地?

有些朋友告诉我,国家气象中心的预测,主要是靠经验,全球气候变暖,连续多年暖冬,温暖的11月和12月初,加之厄尔尼诺的出现,使得持续暖冬的可能性大增。中央级别的局站这样预报了,各地区的气象台也就随之作出了本地区的预测。同样在2月结束之前,好多地方分明很冷,也咬定最后的平均温度会是暖冬。

科学,讲不得半点马虎,不能人云亦云。非典的研究,初期有观点认为罪魁祸首是衣原体,虽然后来证明不正确,但是不能说研究者不努力,错误是难免的。11月的暖冬预报,虽然后来证明是完全错误,但是也许基于当时的情况,确实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可是当我们发现非典病毒的时候,我们立刻纠正了错误,放弃了旧有的理论,但是天气参数改变之后,为什么我们不能放弃已经发现的错误,而拘泥于所谓纠正“大众错误的暖冬概念”呢?

刚刚看了晚间新闻,云南3月大雪成灾。朋友们也告诉我,3月4日的时候,一向温暖的日本东京下雪了,春城昆明下雪了。新闻报道也告诉我们,温暖的西班牙下雪了,并不算冷的米兰3月下雪了。不正常的气候带来不正常的天气,预报不准,也不算什么太丢人的事情。但是发现错了,却一直坚持到不能再坚持的最后一刻,是不是晚了点呢?

仙剑、射雕、经典

许多人眼中,多个版本的《射雕英雄传》电视剧中,黄日华和翁美玲的83版都是不可逾越的经典。

众玩家眼中,多个版本的仙剑一代游戏中,dos版的《仙剑奇侠传》是经典中的经典。

去年电视台一次次的重播94朱茵版和新世纪央视版的《射雕》,却没有83版的重播。我一度对此耿耿于怀:为什么经典的不播,却播垃圾啊?记得92年的寒假,电视台重播射雕,全班的同学上学都在讨论这个话题,以至于班主任都一再在晨检的时候教育我们:要学习,不要射大雕。童年的印象,直至现在,都难以忘怀。

不过后来沈阳电视台推出了一个特别节目,却让我无法再体会当年心中的激动。电视台把三个版的射雕片断剪辑到了一起,同样的剧情段落一对比,最古老的版本简直是惨不忍睹——简陋的布景,简易的特技,明显的错误,简直是颠覆了心中经典的形象。

回头想想,20多年前的技术水平,加上80年代匮乏的娱乐生活,老版的射雕,确实应该算成经典。但是经典,只能在我们的心中保存,美好的回忆不应该用新的标准去评价。就把这经典的片子收藏到输出重,作为永恒的美好回忆吧。

再说10年前的DOS版仙剑吧。当年,那凄美的剧情和当时称得上新颖的形式,让几乎所有的电脑玩家爱不释手,时至今日,我的硬盘上还留着一套老仙剑做为纪念。虽然说后来的柔情篇和新仙剑、新仙剑xp有借着经典赚钞票的嫌疑,不过复刻的新版自有新版的长处。老版可是连个道具说明都没有啊。虽然新仙剑的迷宫变态得惊人,不过剧情上的完善和两个隐藏剧情的增加,毕竟弥补了那段悲剧故事给老玩家10年来留下的缺陷。毕竟当年320*200的解析度已经难以满足我们现在的需求了。复刻的经典,虽然不是那么原汁原味,不过也是不错的选择,不是吗?想想当年经典的日本游戏《樱花大战》,不也是复刻多次,出了一个个类似新仙剑的剧情类似加强版吗?

老仙剑、老射雕,都是我们这代人还是个少年时经历的经典。为了这段美好的回忆,就把它们放在心中,作为永远的怀念吧。

2005年3月1日星期二

冲着黑子叫木星,月亮西边升起来


虽然我也是个门外汉,但是终究多少还喜欢看个天上的星辰。常常混迹于水木清华的天文版,被网友们当成笑话转过来的奇谈怪论,却真的让我笑不起来,怎么受过高等教育的科学白痴变得和愤青一样多了?

前几天有新疆报纸把“太阳黑子”叫做“土星冲日”,今天又听说有大量硕士认为月亮从西边升起。这年头,科普的任务可谓繁重的。

回忆我们小时候的自然课,起码还能教个四季星空,六年级的课程中还有一课《无限宇宙》,用革命语言教育我们“宇宙无边无际,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不管对不对,起码还有点内容。

中学之后,除了地理课中讲了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就再也没有和天文有关的内容了。能有天文学专业的大学没几家,能选修这门课程的学校也不算多啊。多少国立大学没有天文观测设备,没有懂得天文学的老师呢?

媒体以前也不太在乎科普这方面的报道。要不就是胡乱报,最经典的例子就是90年代末的时候爆炒流星雨,结果呢?成千上万的人冻得感冒却没看到几颗流星。再到现在的冲着太阳黑子叫木星……

媒体似乎没有把天文当作一个卖点,而天文这个行业的人不太善于,或者不太屑于和媒体交朋友。这也难怪,搞学术的,善于炒作的不多。炒作自然有利有弊,并且好多人不喜欢,但是如果任凭基础教育的无视,和媒体专注于“天文奇观”的胡乱报道,恐怕普及的路会更加漫长。

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愤青和科学白痴虽然没有任何的物理联系,但是客观上,两个人群交叉很严重,而且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比例还不算低。如果再任其发展下去,恐怕会有更多的“科学愤青”怒斥科学家了。

附1:新疆报纸关于“土星冲日”的报道




附2:水木的帖子《月亮到底是从东边还是西边出来》

发信人: sylina (sylina), 信区: Joke

标 题: 月亮到底是从东边还是西边出来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Mar 1 20:55:42 2005), 站内

今天我和师妹吃完晚饭回实验室,偶尔讨论到月亮是从哪边出来的,我们都不很清楚。结果还引发了实验室里的大讨论。90%的人认为月亮是从西边出来的。理由是:为什么有说太阳从西边出来,没有说月亮从西边出来的,原因就是月亮就是从西边出来的。只有一个男生(博士)坚持月亮是从东边出来的,他说:“玉兔东升”你们听说过没有。大家都说没有,让他少数服从多数。他气极了,气愤的大声说:“我鄙视你们这群博士,硕士们!”到底月亮是从东边还是西边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