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30日星期日

新浪亲日与高考错题

混迹于一塌糊涂,不定期看到各种关于新浪网亲日的文章,诸如“新浪不改名,今生不登陆”“sina是支那,鬼子网站最反华”之类。其论据可谓引经据典,从古到今的史学巨作、外语教授不能不说的论据,直至新浪新闻评论删除“反日”评论的旁证无所不包。本人不懂日语,然而对此过于好奇,于是问了几个明白日本语的朋友,这才知道sina只不过是微软的日语输入法中录入シナ的简化方法罢了,这个让人头疼的历史词汇用所谓“罗马字”拼写是shina才对。又是一个欲加之罪,居然一再引发网络上的洪水滔天!

今日又见某省高考题出错事件的最新演绎版。题目改成了让人选出鸡鸭鹿鹅四禽兽中哪个是马。答曰:“鹿”,并洋洋洒洒按照某部委的思路解读半天,结论就是“指鹿不为马”者,不科学也,不知道活学活用,不懂得随机应变,不代表先进的文化。

读完这篇文章,不禁眼前一亮,灵光一闪——新浪果真是亲日反华啊,中央某部委不是教导我们,先进的文化要懂得变通吗!新浪这一反华媚日之站点,其名称看似不同于日文之通用形式,实则掩耳盗铃,取微软输入法之拼法,欲掩人耳目,让常人抓不到其反动的实证,实乃阴险至极!仔细分析,此站何止是媚日,人家还亲美呢,用美国微软公司的简化拼法为其命名,又到美国某市场发行股票,让美国人为其烧钱!

关掉“反华亲美媚日”之网站,本人冷汗越流越多,某部委不愧以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为己任,不愧是三个代表的根本体现,没有某部委的谆谆教导,何人能明白“指鹿不为马”者不得分的合情合理,何人能从本质上对某网站的亲美媚日做出彻底的大揭穿?这才是真真正正代表先进的文化啊。

考虑再三,终于了解了为何反驳新浪媚日的文章在网络上没有市场,原来是大家真的都在认真贯彻先进的文化,在网上也不忘党的理论。中国网民素质可谓高矣,中国人民之思想觉悟可谓高矣!

注:原文写于2003年11月10日

2005年1月27日星期四

超市:称重的学问

  家门口开了一个大卖场,还上门办理了会员卡。既然如此,就捧捧场吧。于是昨天陪着母亲去逛超市。

  早就听说超市的秤,带塑料袋不带塑料袋重量差别虽然不大,但是价格相差甚远,但是以前没有亲身经历,这次终于有了亲身经历。

  这次购物,发现超市有些柜台的电子秤,不放商品的时候,秤上重量显示是-0.002,有些显示确是0.000。如果是后者,套上塑料袋再称,就相当于把塑料袋当肉当菜卖了。

  以前的报道,通常说一些价格很贵的东西,比如海鲜,精肉,塑料袋才会有几分钱,几毛钱的价格。没想到,买了半个松仁小肚,外面套的塑料袋和塑料膜就价值1毛钱!

  说起来挺奇怪的,开始挑的小肚上包了一层塑料保鲜膜,称重之后价格是4.96元,但是包塑料膜的圆形小肚不容易携带,于是我让服务员帮忙套上塑料袋,不想套了塑料袋,价格变成了5.03元!我自然不能同意这个价格了,于是让他把塑料袋和保鲜膜都去掉,套上塑料袋称,价格是4.97元!还是比原来的贵。最终,服务员还是满足了我称净重的要求,得到的价格是4.92元。最便宜的价格和最贵的价格差别达到了1毛钱!

  这仅仅是每斤售价7.60元的松仁小肚,如果是每斤30元、40元的肉松、海鲜,那塑料袋岂不是贵死了?

2005年1月20日星期四

“汉城”改“首尔”?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有朋友说,韩国人有个缺点,就是太以自我为中心,想抹平一切中华文化的痕迹。

这两天,新华也不乏相关的报道:《汉城市长宣布:汉城中文名称将改为"首尔"》,但是我也注意到了另一条消息: 《我外交部尚未答应要求》。

韩国人不可谓不引经据典:把什么"伦敦""巴黎""莫斯科"的中文音译都列了出来,貌似很权威,但是别忘了,中国人还把San Francisco翻译成"旧金山",把Vladivostok说成"海参崴",把Philadelphia叫做"费城",不使用音译的例子多了去了。

一般的民族国家更改地名的外文拼写,主要都是更改英文的拼写,比如解放后推广汉语拼音,把绝大多数中国地名的英文形式确定成汉语拼音拼写,Beijing取代了Peking。但是汉城这个习惯不加汉字的韩国城市自己加了个汉字名称,还"要求中国接受",就不得不给人一种韩国人在干涉中国内政的嫌疑。

其实即便韩国的首都自己标注了韩文汉字"首尔",我们一样可以不这么叫,继续说我们的汉城:日本的横浜,我们是不是翻译成"横滨"啊?(虽然日本语的"浜"就是我们的"滨"字的简化,可是汉语却是有"浜"字不是!按照韩国人的逻辑,我们是不是也得称呼"横浜"了?)

而这次韩国的做法貌似并非加注韩文汉字,而是用外语——中文,简体中文给自己的首都规定了一个译文——新华网上的照片让我们有了这个怀疑:照片上背景中的汉字都是中国大陆使用的简化字,而非韩文的繁体汉字。这就更加让我们难以接受这个"改名"了,外交部没有立即接受这个译文,韩国是不是会觉得很没面子啊?

另外,不久前有个汉语音译改了不久又改回去的例子,那就是柬埔寨首相洪森的名字。他一度把自己的中文名字改成了"云升"。可能洪森首相后来发现中国不少花圈店叫云升,也可能是他觉察到了改名才会真正给人带去不方便,所以不得不很快把名字又改了回去。

后过头,继续看汉城改名,主要还是因为韩国人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作祟。韩国一度取消汉字,后来不得不在很小的范围内恢复使用。这次他们从来不用汉字标注的首都取了中文名字,归根结底,还是想摆脱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但是这样的影响,绝对不是改了首都的中文名字就能消除的。

一言以蔽之,韩国人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自己管不了的事情,就不要胡闹了,即便我们的外交部某一天接受了这个译文,也只不过是给韩国个面子罢了。

2005年1月18日星期二

是个人就算“专家”?

专家,专家,算个人就自陈专家。这年月,专家的话没法听了。

阳历年前后,"专家"们的诡异言论不绝于耳,先是新年之前,中国新闻网放出消息《有关部门建议改周末双休日为单休 月末休息4天》,之后没过一周,《中国青年报》就放出了文章《月月"小黄金周"还只是说说而已》。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个小黄金周的闹剧刚刚收场,《南京晨报》又报道了《专家建议春节"定位"于立春》。自然,该消息甫见报上网一天,骂声不绝于耳。

这年月要么是个人就算专家了,要么就是专家说话太不负责任。

就说那个"拉动内需,刺激旅游"的小黄金周吧。我们每周休息2天,一个月4周,应该是8天才对,而这个新方案,前三周休1天,后一周休4天,一个月只剩7天休息了,岂不是让老百姓少休息了?2x4=8,1+1+1+4=7,莫非有关部门的少数"专家"连小学一年级的算术都没学好?

而那个"立春过春节"的点子有多歪,也不用我再说什么了。用最俗的思路考虑一下,立春吃春饼,春节包饺子,要是都在一天过,吃什么?再用比较恶毒的思路分析一下,日本鬼子倒是把不少旧历节日改在阳历过了,莫非这位研究多年立法的老专家,和玩cosplay,扮演《魁!男塾》的自称当过若干年日本人的台湾老人有什么共同的癖好?

要说这年月,专家太好当了,什么奇谈怪论说出来都有市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

当然这些分析都很恶俗,都很低级,上不了大雅之堂,咱不是专家不是!

2005年1月9日星期日

暖冬?严寒!

2004年入冬之前,专家一直在说,这个冬天会是暖冬。

2004年12月,罕见的寒潮袭击全国,东北、华北、中原、上海、南京、成都......四处都是冰天雪地的酷寒。

老百姓说:"这个冬天好冷!"

专家说:"今年就是暖冬!"

翻翻近来的媒体报道,四处都是关于严寒的报道,而且有些已经开始对专家提出了质疑。

2004年12月27日,北京《今日信息报》报道《"暖冬"骤冷厂家冬衣货源告急 名牌羽绒服脱销》

2005年1月5日,南京《现代快报》报道《市民感受与专家判断相反 暖冬到底谁说了算?》

2005年1月5日,南京《扬子晚报》评论《寒潮袭"暖冬",尴尬了谁》

2005年1月5日,成都《成都商报》报道《30年不遇低温 缘何突袭暖冬成都》

甚至有文章中说,觉得冤的市民纷纷提出疑问:天气预报有准没准,今年到底是暖冬还是冷冬?"谁要再说今年是‘暖冬',我就跟谁急!"(《暖冬"专家标准"应让百姓认可》))

而为气象台的片面宣传作解释的文章也不少:

2004年12月26日,哈尔滨《哈尔滨日报》消息《强降温冻得人发懵 哈尔滨今年到底是暖冬还是冷冬》,说明了哈尔滨虽然创下了当日(21日)历史最低气温,但是这个冬天"今冬前后偏暖,中间偏冷"。

1月8日,《环球时报》撰文《专家解释暖冬为何这么冷 冬天变暖是大趋势》,虽然也解释清楚了所谓学术上"暖冬"这个误导大众的学术概念,不过也不得不尴尬的指出"今年是否是‘暖冬'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

1月8日,《辽沈晚报》的报道用了让人迷惑的标题《今天是"三九"第一天 辽宁省仍属暖冬 低温》,正文中的统计数字表明,一九期间,辽宁气温很低,新年期间气温偏高,一月中旬又偏低,但是"今年冬天我省为暖冬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

严酷的冬天,让人难以适应,由于"暖冬"概念的误导,老百姓没有准备足够厚的羽绒服,被冻得难受;公交车由于没有合适标号的柴油,冻得不能发车;供暖的地方没有准备足够的燃煤,以至于暖气不够热;南方养鱼种花种水果的没有准备防寒措施,冻死鱼冻坏花果......

其实,冬天出现严寒的天气无论南北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不是入冬之前,各个强势媒体铺天盖地般报道《今冬暖冬已成"定局"》《"数九寒天"成奢望 暖冬何以频频"光顾"我国 》,卖羽绒服的,开公交车的,管锅炉房的,养鱼的,种花的,种水果的也不至于因为准备不足惨遭损失,老百姓也不至于由于忍受寒冷大骂气象局,专家也不至于因为误导大众成为众矢之的。

专家也许没错,因为气象学上"暖冬"的定义是这样的:"从当年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相比过去30年,高出0.5摄氏度以上。"换言之,暖冬概念是个平均气温的概念,即便3个月中有1个整月冷得要死,剩下2个月很暖和,也一样可以算是暖冬。虽然从这样的天气看来,冬天之前的专家估计和实际情况相距甚远,但是天气预报报不准也已经司空见惯了。毕竟老天爷的事情不是"专家"算得出来的。

但是我们老百姓高呼的酷寒却是不争的事实:辽宁的12月底是"三十多年来最冷的",成都的低温是"三十年不遇的",哈尔滨的冬至是"历史上最冷的"......

另外,即便今年专家的结论"暖冬"符合学术上的概念,不过这样大肆宣传,不免有误导大众的嫌疑。老百姓认可的"暖冬"概念,自然是这个冬天不冷,谁会去管什么"3个月平均气温高于过去30年平均值0.5摄氏度"啊!就像老百姓过日子,都说某件东西"重量是多少公斤",而不说"质量是多少千克",概念应用到生活中,就要生活化,不能死扛所谓"科学定义"。

还是让我们引用中国气象科技网上转载红网的一段话结束这篇文章吧:"天气预报是为公众服务的,说到底也就让百姓满意。而现实情况是,对于暖冬的专家标准,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大打折扣。暖冬专家标准不被公众认可,说明它属于‘阳春白雪',仅停留在学术上,未走下科学‘神坛',还与百姓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暖冬"专家标准"应让百姓认可》)

2005年1月3日星期一

滑冰的故事

我的大学时光,是在东北南部的一个很大的城市度过的。冰上课是这所大学的特色。但是我自幼体质很差,当时我觉得滑冰是在受罪。

其实我们小的时候就滑过冰,一群初中的小学的同学,在寒假的时候,经常每人花上2、3元钱到运河上的滑冰场滑上半天,可是我仅仅借用别人的冰鞋在冰面上站了几分钟就彻底放弃了继续滑下去的想法——一方面是同学的鞋号比我大了很多,另一方面穿着速滑刀站在冰面上,对于我的腿来说,实在太困难了。于是之后的几年中,即便去了冰场,我也只是一个看客。

没想到,上大学的时候,学校有滑冰课,我们滑冰的用具仍旧是那种被我们称为“冰剑”的速滑刀。可惜的是,我很不舍得花钱,只买了一双破旧的速滑刀,而且鞋号比我自己的脚大了3号之多,穿上之后,根本不合适,我又不舍得每次上冰都花2元钱去开刃(也就是磨刀了),于是每次冰上课的时候,别人觉得是一种享受,我却只能在冰面上忍受痛苦了。

大学二年的体育课,我勉强算是及格了,终于可以不再到冰面上去遭那份洋罪了。毕业之前,我也顺利卖掉了自己的冰剑。那时候,我觉得自己不会再上冰面滑冰了。

转眼大学毕业已经2年多了,单位居然借来了一批冰鞋——都是那种不累脚踝的花样刀,组织大家去滑冰!

2004年的12月下旬,37年来最寒冷的日子,根据报纸的报道,沈阳这十多天的平均气温只有-18.4摄氏度,是1967年来的同期最低值。

这样的寒冬中,即便是下午,气温也是很低。接待单位的冰场不错,还有服务人员给我们倒上了热咖啡。咖啡我是没喝,但是半小时后,滚开的咖啡倒是变成了冰咖啡。

同事们都上冰了,即便是关里来的,从没滑过冰的同事,也跌跌撞撞地上了冰面。好歹我也是学过滑冰的人啊。没办法,硬着头皮上了冰面。头一圈,总觉得滑得很别扭。但是第二圈,第三圈——我居然能够很轻松地滑起来了!整个下午,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滑冰的乐趣!甚至我能和同事们牵着手,三个人并肩地飞舞在冰面上!甚至我还有时间停在冰面上给朋友们拍照片。并且我忘记了寒冬,忘记了滴水成冰的低温,整个下午留给我的,只有快乐。

居然只是换了一双合脚的花样冰刀,就能让我在几年前令我心惊肉跳的冰面上享受速度的快乐,就能让我从原本觉得恐怖的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4年前,5年前的痛苦,今天却能变成乐趣,一切的一切,只是那双冰鞋的变化,适合我的花样刀,不合脚的速滑刀,仅仅是一个道具的选择,就能让痛苦变成快乐。

快乐和痛苦只隔着一扇很容易便能推开的门罢了,只要做好准备,冲到门的另一边,痛苦就能变成快乐。道具用对了,一切都简单了。